苏州省府,江南最大织造所在,可以说某种程度上算是江南经济文化中心。两人入目所及之处还是略显繁华的苏州码头,很难想象其他偏远村落又是何等景象。

甲板上,康熙登时沉默了许多。

汤斌此人,确实不尚浮华之道。南桥处,前来迎驾的官员尚不过一合之数。

下了船,康熙率先一步御马而上,年长些的胤礽胤禔二人落后半步分侍两侧,后面则跟着一众浩浩荡荡的金銮卫。一直到阊门,方才有仕人百姓闻讯而来,将两侧道路堵的水泄不通。康熙当即下令缓辔而行………

登城楼,游拙园,一直到晚间,帝驾方才驾临苏州府衙。

不同于拙政园的精致华美,眼前的府衙则是要古朴许多,乌棕色的大门隐隐透着暗沉,门前横挂着的牌匾之上,清正廉明四处大字也已然有些模糊不清,连门口伫立着的石狮子,这会儿都透着一股子陈旧之意。

环视了一众脸色青白不定的官员们,胤礽这会儿总算明白,方才听道汗阿玛突发奇想想要过来时,曹寅及一众大臣们缘何脸色会如此难看。反倒是汤斌本人,这会儿神色极是自然,好似半分影响都无,对身后一众下官的眉眼官司更是半分不理。

众人不由气了个倒仰。

更令人难以置信的还在后面,因着临时起意,衙中众人难免迎接的不够即时,康熙自诩胸怀宽广,自是不会在这方面斤斤计较。然而此刻府衙大门大开,前来迎得又何止府衙众人。看着眼前这老老少少,跪地密密麻麻少说有好几十口的一大家子人,饶是胤礽,心下都不由沉默了片刻。

自来新上任的外任官员,家贫无力购买宅院,居于府衙后宅的并非没有,然而像对方这般,已经到曾爷爷的年纪了,家中光儿子便有四人之多,子子孙孙更是数都数不过来。这么一大家子仍就这么挤在衙门中,简直是闻所未闻………

更何况,胤礽看了眼身后的汤家一众,的的却却称的上一句俭朴。尤其是身后一众女眷,皆是巾钗素衣,身上连半丝花饰都无,起身之际更是规规矩矩,除去必有的礼节,余下沉闷地倒更像是一出沉默的哑剧。

联想到一路走来,大街之上皆是布衣学子,凡夫走徒,连街上摆摊的小贩都瞧不到半个女子的身影。

从方才便感受到的违

章节目录